肺上结节手术刀口旁边起硬包,可能是瘢痕组织增生、皮下血肿机化、局部感染、缝线排异反应、肿瘤转移等。
1. 瘢痕组织增生:手术会对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损伤,身体在修复过程中会产生过多的纤维组织,形成瘢痕。瘢痕组织质地较硬,通常在术后一段时间逐渐出现,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有所变化,有的会逐渐软化,有的则持续存在。
2. 皮下血肿机化:手术中可能有少量出血,若血液在皮下积聚形成血肿,没有及时吸收,血肿会逐渐机化,表现为硬包。一般早期可能伴有疼痛,之后疼痛减轻但硬包仍存在。
3. 局部感染:术后如果护理不当,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伤口,引发局部感染,炎症刺激可导致组织肿胀、发硬。可能伴有红肿、疼痛、发热等症状,严重时还可能有分泌物渗出。
4. 缝线排异反应:身体对手术中使用的缝线产生排异,局部会出现炎症反应,形成硬包。可能伴有局部的红肿、疼痛,有时可见缝线周围有少量渗出。
5. 肿瘤转移:相对较为少见,若肺部肿瘤细胞转移至手术切口部位,可出现硬包。这种情况通常还会伴有其他不适,如原发病灶相关症状加重等。
出现这种情况,不要自行挤压或处理硬包。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,避免摩擦刺激。及时就医,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,如体格检查、超声等,明确硬包的性质,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。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后续的康复和随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