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癜性肾病的表现有皮肤紫癜、关节症状、胃肠道症状、肾脏症状、其他症状等。
1. 皮肤紫癜:多为首发症状,常对称分布于下肢及臀部,尤其在踝关节、膝关节周围,也可累及上肢、躯干。紫癜大小不等,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,高出皮肤表面,压之不褪色,可融合成片,严重时可发生水疱、溃疡及坏死。数日后颜色逐渐变浅,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,但可反复出现。
2. 关节症状: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、肿胀,多累及膝、踝、肘、腕等大关节,呈游走性、多发性,可伴有活动受限,但一般无关节畸形,关节症状多在数日内消退,不留后遗症。
3. 胃肠道症状:表现为腹痛,多为阵发性绞痛,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,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便血等。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可导致肠套叠、肠梗阻等并发症。
4. 肾脏症状:轻重不一,多数患者在皮肤紫癜出现后数周内出现血尿、蛋白尿,部分患者可伴有水肿、高血压,严重者可发展为肾衰竭。肾脏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,少数患者病情迁延不愈。
5. 其他症状:少数患者可出现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咯血、颅内出血等出血倾向,还可能有淋巴结肿大、肝脾肿大等表现。
紫癜性肾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防止感染,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。饮食上注意清淡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,规范用药,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