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后咳嗽的原因有呼吸道黏膜受损、气道高反应性、炎症未完全消退、合并细菌感染、鼻涕倒流等。
1. 呼吸道黏膜受损:感冒病毒入侵会使呼吸道黏膜遭受破坏,黏膜的完整性被打破,产生炎症反应。这会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,进而引发咳嗽反射,通过咳嗽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,以减轻不适感。
2. 气道高反应性:感冒期间,气道的敏感性会显著提高,变得对各种刺激如冷空气、灰尘、烟雾等异常敏感。一旦受到这些刺激,气道就会迅速收缩,引发咳嗽,这种咳嗽通常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。
3. 炎症未完全消退:感冒虽有所好转,但呼吸道内的炎症可能并未彻底消除。残留的炎症会持续刺激呼吸道,导致咳嗽症状持续存在,直到炎症完全消散。
4. 合并细菌感染:感冒后身体免疫力下降,容易合并细菌感染。细菌在呼吸道内大量繁殖,进一步加重炎症,产生更多分泌物,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,此时咳嗽可能伴有脓痰等症状。
5. 鼻涕倒流:感冒时常伴有鼻塞、流涕等症状,当鼻涕倒流至咽喉部位时,会刺激咽喉黏膜,引起咳嗽。这种咳嗽在晨起或躺下时可能会更加明显。
感冒后咳嗽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、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日常要注意休息、多喝水、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,以促进身体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