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热与肺燥在病因、症状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肺热多由外感风热之邪入里化热,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,蕴结于肺所致;肺燥常因感受燥邪,或久病伤阴,耗伤肺津,肺失濡润引发。
2. 症状:肺热主要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气喘、口渴、舌红苔黄、脉数等实热症状,咳嗽时痰液多黄稠且量多;肺燥以干咳无痰,或痰少而黏、不易咳出,口鼻干燥,咽干口渴,皮肤干燥等燥象为主,还可能伴有舌红少津等阴虚表现。
3. 治疗方法:肺热治疗以清热宣肺为主,常用麻杏石甘汤等方剂,药物多选用清热泻火、宣肺止咳之品;肺燥治疗侧重于滋阴润燥、润肺止咳,如沙参麦冬汤等,用药多为滋阴润肺、生津止咳之药。
日常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外感邪气诱发肺热或肺燥。饮食上,可适当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,如梨、百合等。若出现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,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