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石晚上疼得多可能与身体活动减少、激素水平变化、尿液浓缩、迷走神经兴奋、体位改变等有关。
1. 身体活动减少:白天处于活动状态,身体的运动使得结石位置相对容易变动,不会持续压迫或刺激周围组织。而夜晚休息时,身体活动大幅减少,结石位置相对固定,容易长时间压迫周围神经和组织,引发疼痛。
2. 激素水平变化:夜晚人体激素分泌发生改变,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等分泌量减少,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减弱,使得身体对疼痛更为敏感,原本轻微的结石刺激所产生的疼痛此时就会更加明显。
3. 尿液浓缩:夜间睡眠期间,人体水分摄入减少,同时呼吸、出汗等仍在持续消耗水分,导致尿液逐渐浓缩。浓缩的尿液中矿物质浓度升高,更容易刺激结石部位,从而引发疼痛。
4. 迷走神经兴奋:夜晚迷走神经相对兴奋,它会使肾盂、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增强。这种收缩可能导致结石移动或嵌顿,进而引起疼痛发作或疼痛加剧。
5. 体位改变:晚上睡觉时体位变化较多,在翻身等动作过程中,结石位置可能发生移动,一旦结石移动到狭窄部位或刺激到输尿管等部位,就容易引发疼痛。
日常要注意多喝水、多运动,促进尿液排出,减少结石形成和移动引发疼痛的几率。饮食上要合理搭配,避免高草酸、高钙食物过量摄入。若结石疼痛频繁发作,务必及时就医,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