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长血管瘤的表现有皮肤红斑、草莓样肿物、海绵状肿块、蔓状血管迂曲、色素沉着等。
1. 皮肤红斑: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,多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,表现为大小不等、形状不规则的红色斑块,边界可清晰或模糊,颜色可呈淡红色、鲜红色或紫红色,按压时可褪色,松开后又恢复原色。
2. 草莓样肿物:外观类似草莓,突出于皮肤表面,质地柔软,表面不平整,颜色鲜红或暗红,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迅速生长,随后可能逐渐稳定并开始消退。
3. 海绵状肿块:位置较深,在皮肤表面可能仅看到轻微隆起,或外观正常,但皮下可触及柔软的肿块,边界不清,按压时肿块可缩小,松开后又恢复原状,有时还能感觉到肿块内有波动感。
4. 蔓状血管迂曲:局部皮肤可见明显的血管迂曲、扩张,呈蚯蚓状或条索状,表面温度可能略高于周围皮肤,能摸到搏动,听诊时可闻及血管杂音。
5. 色素沉着:部分血管瘤在消退过程中,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,表现为皮肤颜色加深,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不一致。
发现宝宝有上述表现,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。日常要注意避免摩擦、挤压血管瘤部位,防止破溃出血引发感染。家长需密切观察血管瘤的变化,如大小、颜色、形状等,若有异常应及时复诊,严格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