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喉的传染途径有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、间接传播、母婴传播、实验室感染等。
1. 飞沫传播:白喉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,在咳嗽、打喷嚏、大声说话时,会将含有白喉杆菌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,健康人吸入这些带有病菌的飞沫后,容易感染白喉。这是白喉最主要的传播方式,传播速度快、范围广。
2. 接触传播:与白喉患者或带菌者直接接触,如握手、拥抱等,白喉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引发感染。另外,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、毛巾、餐具等物品后,再触摸自己的口、鼻等部位,也可能导致感染。
3. 间接传播:白喉杆菌可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,若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玩具、文具、公共设施等,再用污染的手触摸口、鼻黏膜,就可能被感染。比如在幼儿园、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,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常见。
4. 母婴传播:患有白喉的孕妇,体内的白喉杆菌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,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就感染白喉。不过这种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。
5. 实验室感染:从事白喉杆菌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,如果在操作过程中不注意防护,如未规范佩戴防护用具、操作不当等,可能因接触到白喉杆菌而被感染。这属于较为罕见的传播途径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戴口罩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。对于易感人群,可通过接种白喉疫苗来预防感染。若出现疑似白喉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