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蜂蛰了会肿是因为其毒液、过敏反应、炎症因子释放、个体差异、感染等。
1. 毒液:蜜蜂蛰人时会将毒液注入人体,毒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,如组胺、透明质酸酶等。组胺会使局部血管扩张,增加血管通透性,导致血液中的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,从而引起肿胀。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的透明质酸,破坏组织的完整性,进一步加重肿胀。
2. 过敏反应:部分人对蜜蜂毒液过敏,被蛰后免疫系统会将毒液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,启动过敏反应。免疫系统会释放如组胺、白三烯等多种过敏介质,这些物质会使血管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不仅局部会出现明显肿胀,还可能伴有瘙痒、皮疹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,危及生命。
3. 炎症因子释放:蜜蜂蛰伤会引发人体的炎症反应,身体受到刺激后会释放一系列炎症因子,如前列腺素、白细胞介素等。这些炎症因子会吸引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到受伤部位,同时导致局部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进而引起红肿、疼痛等炎症表现。
4. 个体差异:不同人对蜜蜂蛰伤的反应存在差异,有些人身体较为敏感,被蛰后身体的应激反应强烈,肿胀可能会更明显,持续时间也更长;而有些人身体耐受性较好,反应相对较轻。
5. 感染:如果被蜜蜂蛰伤后,没有做好伤口的清洁和护理,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伤口,引发感染。感染会导致局部炎症加重,出现红肿、疼痛加剧,甚至可能伴有发热、化脓等症状。
被蜜蜂蛰后,要及时处理伤口,可先拔出毒刺,用肥皂水清洗。若肿胀严重、出现全身症状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。日常在户外活动时,尽量避免靠近蜂巢,减少被蛰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