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龄大了关节僵硬的原因有软骨磨损、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、关节炎症、激素水平变化、血液循环不畅等。
1. 软骨磨损:随着年龄增长,关节软骨不断受到摩擦、挤压等外力作用,逐渐磨损变薄。软骨原本具有缓冲和减少摩擦的作用,磨损后这种功能下降,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,活动时就容易出现僵硬感,比如膝关节,日常行走、上下楼梯等活动都会对其软骨造成影响。
2. 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:年龄增加,肌肉会逐渐萎缩,力量也随之下降。关节的稳定和正常活动依赖肌肉的牵拉和控制,肌肉力量不足时,关节在活动中就会出现不协调,进而导致僵硬,像手部关节,手部肌肉力量变弱会影响关节灵活性。
3. 关节炎症:常见的如骨关节炎,是一种退行性病变,关节软骨退变、骨质增生等会引发炎症。炎症刺激关节周围组织,导致关节肿胀、疼痛、僵硬,晨起时症状往往较为明显。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,也会侵袭关节,造成关节僵硬、畸形。
4. 激素水平变化:特别是女性绝经后,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,会影响骨骼和关节的代谢。雌激素对维持骨骼健康和关节软骨的弹性有重要作用,水平降低后,关节软骨修复能力减弱,容易出现僵硬等问题。
5. 血液循环不畅: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,管腔变窄,血液流动速度减慢。关节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,营养物质无法及时送达,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出,会影响关节正常功能,导致僵硬。
年龄大了出现关节僵硬,平时要注意关节保暖,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,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。如果关节僵硬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