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液呈乳白色可能是由脓尿、乳糜尿、结晶尿、脂肪尿、丝虫病等情况引起。
1. 脓尿:当泌尿系统发生感染,如肾盂肾炎、膀胱炎等,大量白细胞混入尿液中,就会使尿液呈现乳白色。因为炎症刺激导致黏膜分泌增多以及白细胞聚集,严重时尿液可浑浊得像淘米水。患者往往还伴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
2. 乳糜尿:淋巴管破裂或阻塞时,淋巴液进入尿液,形成乳糜尿。常见原因有丝虫病,也可能是肿瘤、结核等疾病侵犯淋巴管。尿液外观像牛奶,有时还会伴有血块。
3. 结晶尿:在寒冷天气或尿液酸碱度改变时,尿液中的某些物质如尿酸盐、磷酸盐等溶解度降低,形成结晶析出,使尿液呈乳白色。一般多饮水后,尿液可恢复正常。
4. 脂肪尿: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等,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,脂肪微粒进入尿液,使尿液呈乳白浑浊状。通常还会伴有水肿、蛋白尿等症状。
5. 丝虫病: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,破坏淋巴管瓣膜,导致淋巴回流受阻,淋巴液漏入尿液形成乳糜尿。除尿液异常外,还可能出现发热、下肢肿胀等症状。
日常生活中,若发现尿液呈乳白色,不要惊慌。应先增加饮水量,观察尿液颜色是否改善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,如发热、腹痛等,要及时就医,进行尿常规、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,明确病因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