挛缩性瘢痕的表现有皮肤畸形、功能障碍、外观改变、疼痛瘙痒、组织萎缩等。
1. 皮肤畸形:挛缩性瘢痕会导致皮肤出现扭曲、牵拉等异常形态,严重影响皮肤的正常外观,使局部皮肤失去原有的平整和光滑,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。
2. 功能障碍:由于瘢痕的挛缩,会对周围的肌肉、肌腱、关节等组织产生牵拉和限制,导致肢体的活动范围减小,关节活动受限,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,如屈伸、旋转等动作无法正常完成。
3. 外观改变:瘢痕处皮肤颜色往往与周围正常皮肤不同,可能会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,质地也较为坚硬、粗糙,与周围皮肤界限明显,严重影响整体外观形象。
4. 疼痛瘙痒:在瘢痕形成和挛缩过程中,常常伴有疼痛和瘙痒的症状,尤其是在天气变化、局部摩擦等情况下,症状可能会加重,给患者带来不适。
5. 组织萎缩:长期的挛缩会导致周围组织因受到持续的牵拉和压迫,出现营养供应不足,进而引起组织萎缩,使局部组织的形态和功能进一步受损。
挛缩性瘢痕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护瘢痕部位,避免外力摩擦、碰撞。保持瘢痕清洁,防止感染。同时,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根据瘢痕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以促进瘢痕的改善和功能的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