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露发臭常见原因有产后感染、组织残留、卫生不良、产褥期过早同房、个体差异等。
1. 产后感染:产后身体虚弱,细菌易入侵引发感染,如子宫内膜炎等,导致恶露发臭。应及时就医,使用抗生素治疗,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卫生巾和内裤。
2. 组织残留:分娩后若有胎盘、胎膜等组织残留于宫腔,会影响子宫恢复并滋生细菌,使恶露气味异常。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,必要时进行清宫手术清除残留组织。
3. 卫生不良:产后不注意会阴部清洁,恶露长时间积聚,容易滋生细菌产生臭味。要保持会阴部清洁,每天用温水清洗,选择质量合格的卫生巾并及时更换。
4. 产褥期过早同房:产褥期子宫尚未完全恢复,此时同房易将细菌带入,引发炎症使恶露发臭。应严格避免产褥期同房,待身体恢复良好经检查后再恢复性生活。
5. 个体差异:部分产妇自身抵抗力较差,对恶露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易感性高,也可能出现恶露发臭情况。要加强营养,适当活动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日常要多关注恶露情况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。若恶露发臭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、腹痛等不适,务必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