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异性皮炎与湿疹在病因、临床表现、诊断标准、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特异性皮炎通常与遗传、免疫异常、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等因素密切相关,常有家族过敏史;湿疹病因较为复杂,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致,如食物、吸入物、化学物质、精神因素等。
2. 临床表现:特异性皮炎多有特定的发病部位,婴儿期常发于头面部,儿童及成人期好发于肘窝、腘窝等部位,皮肤干燥、瘙痒明显,常伴有鱼鳞病、毛周角化等皮肤问题;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,皮疹形态多样,急性期有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渗出,慢性期皮肤增厚、粗糙、苔藓样变。
3. 诊断标准:特异性皮炎诊断需结合患者家族史、个人过敏史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,如血清IgE水平升高等;湿疹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,排除其他类似皮肤病。
4. 治疗方法:特异性皮炎治疗强调长期、规范的皮肤护理,外用糖皮质激素、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,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、免疫抑制剂;湿疹治疗根据不同时期选择合适药物,急性期以湿敷、外用糖皮质激素为主,慢性期以软膏、硬膏为主,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、湿润,避免过度清洗和搔抓。穿着宽松、柔软的衣物,减少对皮肤的刺激。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及易致敏食物。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,需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