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孩子易得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活跃、孩子免疫力较弱、卫生习惯不佳、人口密集接触频繁、环境因素等有关。
1. 肠道病毒活跃:夏天温度和湿度适宜肠道病毒生存与繁殖,其传播速度加快。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,如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等,活跃的病毒增加了孩子感染几率。
2. 孩子免疫力较弱:夏季天气炎热,孩子睡眠质量可能受影响,食欲也会下降,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,进而使免疫力降低,难以抵御病毒入侵,易感染手足口病。
3. 卫生习惯不佳:孩子活泼好动,夏季出汗多,手部易沾染病毒,若不及时洗手又用手触摸口鼻,病毒就会进入体内引发感染。而且孩子喜欢咬玩具等物品,增加了感染风险。
4. 人口密集接触频繁:夏天孩子户外活动增多,在幼儿园、游乐场等场所人员密集,病毒容易通过飞沫、接触等方式传播,一个孩子感染很容易传染给其他孩子。
5. 环境因素:夏季雨水多,环境潮湿,利于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。公共设施、玩具等易被病毒污染,孩子接触后易感染。
日常生活中,要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勤换洗衣物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场所。注意家庭环境卫生,定期开窗通风、消毒玩具等。若孩子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隔离,避免交叉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