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物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脱离致敏药物、药物治疗、免疫治疗、氧疗、手术治疗等。
1. 脱离致敏药物:药物性哮喘是因使用某些药物引发的哮喘症状,脱离致敏药物是首要且关键的措施。患者需立即停用导致哮喘发作的药物,详细告知医生用药史,以便医生准确判断致敏药物。比如若因服用阿司匹林引发哮喘,就应立刻停止服用,避免再次接触同类可能致敏药物,从根源上减少对气道的刺激,防止哮喘进一步发作,缓解气道炎症和痉挛状态。
2. 药物治疗:药物治疗是控制药物性哮喘症状的重要手段。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,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,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症状,遵医嘱在发作时按需使用;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,具有抗炎、舒张支气管等作用,可长期规律使用以控制气道炎症;孟鲁司特钠片,能有效抑制白三烯等炎症介质,减轻气道高反应性,需遵医嘱每日服用。通过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,改善气道功能,减轻哮喘症状。
3. 免疫治疗:对于一些特定的药物性哮喘患者,免疫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。某些药物引发哮喘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,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致敏原的接触剂量,使免疫系统对其产生耐受,降低免疫反应强度。例如采用脱敏疗法,将经过处理的致敏药物提取物以极低剂量多次注射给患者,随着时间推移,患者对该药物的耐受性提高,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会相应降低。
4. 氧疗:药物性哮喘发作时,患者气道痉挛、通气功能障碍,容易出现缺氧情况。及时进行氧疗能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,改善机体缺氧状态。一般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,根据患者缺氧程度调整氧流量。充足的氧气供应可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,减轻因缺氧导致的呼吸急促、喘息等症状,缓解患者不适,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。
5. 手术治疗:在极少数药物性哮喘患者中,若病情严重且药物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,可考虑手术治疗。比如对于存在气道严重狭窄等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,可通过手术纠正气道结构问题,改善通气功能。手术方式包括气道重建术等,但手术风险较高,需要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、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后,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,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。
药物性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记录用药情况,避免自行随意用药。定期复诊,让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。同时,注意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,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哮喘的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,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,增强身体抵抗力,更好地控制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