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感染HPV可出现口腔黏膜疣、口腔黏膜红斑、口腔黏膜溃疡、咽喉部异物感、口腔恶性肿瘤等。
1. 口腔黏膜疣:口腔感染HPV后,较为常见的表现是出现口腔黏膜疣。通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、大小不一的丘疹样病变,表面不平整,类似菜花状、乳头状或鸡冠状,颜色可与周围正常黏膜相近,也可能略红,质地较硬,一般没有明显疼痛,多发生在舌部、唇部、牙龈等部位。
2. 口腔黏膜红斑:部分患者口腔黏膜会出现红斑,边界可清晰或不清晰,红斑表面光滑或粗糙,面积大小不定。红斑可能是HPV感染引发的局部黏膜异常改变,相较于黏膜疣,红斑出现的比例相对少一些。
3. 口腔黏膜溃疡:少数情况下,口腔感染HPV会导致黏膜溃疡。溃疡面可呈圆形或椭圆形,周边可能有轻微隆起,底部可能有灰白色假膜覆盖,患者会有明显疼痛,影响进食和说话,愈合时间往往比普通口腔溃疡长。
4. 咽喉部异物感:当HPV感染累及咽喉部时,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咽喉部有异物感,就像有东西卡在喉咙里,吞咽时这种感觉可能更明显,但不影响正常吞咽动作,有时还可能伴有轻微咳嗽。
5. 口腔恶性肿瘤:极为罕见的情况下,长期持续的HPV感染可能会引发口腔恶性肿瘤。肿瘤生长迅速,可伴有疼痛、出血、牙齿松动等症状,严重影响口腔功能和身体健康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避免高危性行为,如口交等。若发现口腔出现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