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打呼噜可能是由睡姿不当、肥胖、腺样体肥大、鼻腔疾病、喉部疾病等引起。
1. 睡姿不当:婴儿如果睡觉时头颈部姿势不正确,比如过度后仰或扭曲,会导致气道受到压迫,气流通过不畅,从而引起打呼噜。家长要注意帮助婴儿调整正确睡姿,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。
2. 肥胖:肥胖的婴儿咽部脂肪堆积较多,容易使气道变窄,呼吸时气流受阻,就会出现打呼噜现象。合理喂养,避免婴儿过度肥胖很重要。
3. 腺样体肥大:腺样体在婴儿时期会相对较大,若因反复炎症刺激等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肥大,会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,引起打呼噜,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呼吸和睡眠质量。
4. 鼻腔疾病:如鼻屎堵塞、过敏性鼻炎等鼻腔疾病,会使鼻腔黏膜肿胀、分泌物增多,导致鼻腔通气不畅,进而引起打呼噜。要及时清理婴儿鼻腔分泌物,有鼻炎等疾病需及时治疗。
5. 喉部疾病:比如喉软骨软化症等喉部疾病,会使喉部结构不稳定,呼吸时喉部组织塌陷,造成气道狭窄,引发打呼噜。
如果发现婴儿经常打呼噜,家长不要掉以轻心。日常要多留意婴儿睡眠情况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。若打呼噜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呼吸暂停、憋醒等异常,应及时带婴儿就医,明确原因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