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瘘通常是一种肛管或直肠周围的化脓性疾病,一般不算特别严重,但也有病情复杂严重的情况。肛瘘主要是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,由内口、瘘管、外口三部分组成。
肛瘘的形成多源于肛周腺感染,引发肛周脓肿,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,脓腔缩小但引流不畅,就逐渐形成了肛瘘。肛瘘外口持续或间断流出少量脓性、血性、黏液性分泌物,刺激肛周皮肤,可导致瘙痒、湿疹等。若外口暂时闭合,脓液积聚,又会出现局部肿痛,甚至再次破溃。
简单的低位肛瘘,通过手术切除或挂线疗法等,大多能治愈,对身体影响较小。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瘘管走行复杂,涉及括约肌较多,手术难度大,治疗不彻底易复发,还可能影响肛门功能,导致大便失禁等严重后果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,勤换内裤,排便后及时清洗肛门。避免久坐、久站,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。饮食上,减少辛辣、油腻食物摄入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,预防便秘和腹泻,降低肛瘘发生风险。若出现肛周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