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痿可能是肾阴虚导致,也可能是肾阳虚导致,也可能与肝气郁结、湿热下注、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。
1.肾阴虚致阳痿:肾阴,是人体阴液的根本,具有滋养、濡润脏腑组织的作用。当肾阴亏虚时,常因久病耗伤、房事过度或情志不遂暗耗阴液(郁怒伤肝,内火灼阴,暗耗津液)所致。肾阴不足,无法充分滋养包括生殖系统在内的全身经络脏腑,特别是“肾主生殖”的功能受到影响。具体到男性性功能,肾阴亏虚则阴茎失于濡养,虽部分患者仍有性欲,但勃起硬度不足或难以持久,即出现阳痿。伴随症状常表现为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、失眠多梦、手足心热(五心烦热)、口燥咽干等阴虚内热的特征。治疗上需滋补肾阴,恢复其滋养功能。
2.肾阳虚致阳痿:与肾阴相对,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根本,具有温煦、推动、兴奋的作用。肾阳亏虚多见于先天禀赋不足、年老体衰、久病不愈或劳累过度损伤阳气等情况。肾阳不足,其温煦推动功能减弱,阴茎作为“宗筋”,得不到足够的阳气温养,就如同寒凝大地,草木难以生长,导致勃起困难或勃起不坚。此类阳痿患者常伴有明显的阳虚症状,如畏寒肢冷、精神萎靡、疲倦乏力、腰膝冷痛、夜尿频多、性欲减退等。治疗原则重在温补肾阳,恢复其温煦推动之力。
3.肝气郁结致阳痿:肝主疏泄,调畅全身气机。若情志不遂,长期精神压力过大,易致肝气郁结。气机不畅,则气血运行受阻,无法正常输布到宗筋(阴茎),导致其失养而发为阳痿。这类患者往往在精神紧张、焦虑时症状加重,可能伴有胸胁胀痛、善太息(喜欢叹气)、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等表现。治疗需疏肝解郁,条畅气机。
4.湿热下注致阳痿:湿热之邪,可因外感湿热或饮食不节、嗜食肥甘厚味、内生湿热所致。湿热下注于下焦,阻滞经络,使气血运行不畅,阴茎气血壅滞,同样会影响勃起功能。此类阳痿常伴有小便短赤、尿频尿急、会阴部潮湿瘙痒或疼痛、口苦口黏、舌苔黄腻等湿热症状。治疗当清热利湿。
5.瘀血阻络致阳痿:久病入络,气滞血瘀,或外伤等因素,均可导致瘀血内停,阻滞经络。阴茎局部气血运行不畅,营养供应不足,亦可引发阳痿。这类患者可能伴有局部刺痛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表现。治疗需活血化瘀,畅通经络。
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、均衡饮食、调畅情志,对维护性功能至关重要。若出现阳痿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,切勿自行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