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长痛一般在3-12岁出现。这个阶段孩子骨骼生长迅速,而周围的肌肉、肌腱生长速度相对较慢,二者不协调就引发疼痛。
3-6岁时,孩子活动量逐渐增加,身体发育加快,下肢骨骼生长促使生长痛出现。此时孩子活泼好动,骨骼生长所需营养增多,一旦营养供应不及时,就易引发疼痛。
7-12岁,孩子进入小学阶段,运动量进一步加大,骨骼生长更为明显。尤其是在长骨的干骺端,生长板不断增生骨化,刺激周围神经,导致疼痛产生。而且这个时期孩子学业压力开始增加,身体疲劳也可能加重生长痛。
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,家长无需过度担忧。日常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,多摄入富含钙、维生素D等的食物,如牛奶、鸡蛋等,让孩子适当休息,避免过度运动。若疼痛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,需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