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节痛、肌肉疼可能由运动损伤、感染、风湿性疾病、骨质疏松、肿瘤等引起。
1. 运动损伤:运动中过度用力、姿势不当或意外碰撞,都可能导致关节和肌肉受伤。比如跑步时用力过猛,可能拉伤肌肉;打篮球时的激烈对抗,容易造成关节扭伤。受伤处会出现疼痛、肿胀,严重时活动受限。
2. 感染: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身体,引发感染,可能伴随关节痛和肌肉疼。像流感病毒感染,患者除发热、咳嗽外,常感觉全身肌肉酸痛、关节不适。这是病原体及其毒素刺激身体产生的炎症反应所致。
3. 风湿性疾病:类风湿关节炎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,会攻击人体关节、肌肉等组织。患者关节疼痛常呈对称性,晨起时关节僵硬,活动后稍有缓解,肌肉也会有酸痛、无力感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4. 骨质疏松:多见于中老年人,尤其是女性。随着年龄增长,骨量流失,骨骼结构破坏,骨密度降低,轻微外力就可能引发骨折,同时伴有关节、肌肉疼痛,疼痛通常在翻身、起坐及长时间行走后加重。
5. 肿瘤:某些原发于骨骼或肌肉的肿瘤,以及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此,都可能引起疼痛。早期疼痛可能较轻,呈间歇性,随病情发展,疼痛会逐渐加重,变为持续性。
出现关节痛、肌肉疼症状,不要自行盲目用药。应注意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。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务必及时就医,明确病因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