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麻药进针很疼可能是因针头刺激、药物刺激、个体差异、心理因素、操作不当等。
1. 针头刺激:进针时,尖锐的针头要穿过皮肤、皮下组织等多层结构。皮肤富含感觉神经末梢,对疼痛极为敏感。当针头强行突破皮肤屏障时,会直接刺激这些神经末梢,产生疼痛信号并传递至大脑,让患者感受到明显的刺痛感。而且不同粗细的针头,对组织的损伤程度不同,粗针头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,疼痛也就更强烈。
2. 药物刺激:麻药本身对局部组织有一定刺激性。有些麻药的酸碱度、渗透压等与人体组织液存在差异,注入人体后,会引发局部组织的应激反应,刺激神经纤维,进而导致疼痛。比如某些长效麻药,其成分和浓度可能会使疼痛感觉更明显。
3. 个体差异: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和感知阈值不同。有些人痛阈较低,轻微的刺激就会觉得疼痛难忍;而痛阈高的人,对同样的刺激感受相对较轻。不同人的身体状况、年龄、性别等也会影响对疼痛的反应,老年人和儿童通常对疼痛更为敏感。
4. 心理因素:紧张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肌肉紧张,进而增加进针时的阻力,使疼痛加剧。同时,心理上对疼痛的过度关注和预期,也会放大实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。
5. 操作不当:如果医护人员进针手法不熟练,进针速度过慢、角度不当或反复穿刺,都会增加对组织的损伤和刺激,加重疼痛。比如进针时犹豫不决,针头在组织内停留时间过长,就会让患者疼痛时间延长。
在接受打麻药操作前,尽量放松心情,避免过度紧张。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,了解操作过程,做好心理准备。若对疼痛较为敏感,可提前告知医生,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减轻疼痛。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做好护理,促进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