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和肺结核在症状、影像学表现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症状:肺炎起病急骤,常伴有高热,体温可高达 38℃甚至更高,同时有咳嗽、咳痰,痰液可为脓性、铁锈色等,还可能出现胸痛,多为刺痛,随呼吸或咳嗽加重。而肺结核症状相对隐匿,常有低热,多在午后出现,盗汗较为常见,咳嗽可持续较长时间,咳痰量一般较少,部分患者会有咯血症状,还可能伴有乏力、消瘦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。
2. 影像学表现:肺炎在胸片或 CT 上多表现为肺部的片状、斑片状阴影,密度不均匀,边缘模糊。不同类型的肺炎影像学表现会有一定特征差异。肺结核在影像学上表现多样,可出现渗出、增殖、纤维化、钙化等多种病变,常在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出现,典型的肺结核可见空洞形成。
3. 治疗方法:肺炎主要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,一般疗程较短,多数患者在 1 - 2 周症状可明显改善。而肺结核治疗需遵循早期、联合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的原则,使用抗结核药物,如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、乙胺丁醇等,治疗疗程较长,通常需要 6 - 9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规律作息,均衡饮食,适度锻炼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,减少与病原体接触机会。若患病,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确保治疗效果,防止病情反复或恶化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