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不连走路时可能出现疼痛、肢体无力、异常活动、步态异常、局部肿胀等表现。
1. 疼痛:骨不连部位在走路时会因受力刺激而产生疼痛,疼痛程度不一,可为隐痛、胀痛或刺痛,行走过程中疼痛可能逐渐加剧,休息后可稍有缓解,但再次行走又会发作,严重影响行走体验。
2. 肢体无力:由于骨折处未正常愈合,骨骼无法有效支撑身体重量和传递力量,导致肢体在行走时力量不足,患者会感觉腿部或手臂等部位发软,难以完成正常的行走动作。
3. 异常活动:在骨不连部位,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活动,即不该活动的地方出现了活动。因为骨折断端没有愈合牢固,在行走时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微动,这种异常活动会进一步影响骨折愈合。
4. 步态异常:为了减轻骨不连部位的疼痛和不适,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改变走路姿势,出现跛行等步态异常情况。长期的步态异常还可能导致其他关节和肌肉出现劳损等问题。
5. 局部肿胀:骨不连周围组织可能因长期的炎症刺激、血液循环不畅等原因出现肿胀现象,在走路时由于肢体的活动和受力,肿胀可能会更加明显。
骨不连患者日常要多休息,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骨不连的恢复情况,调整治疗方案,促进骨折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