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尿系有梗阻的人易发结石与尿液潴留、尿路感染、上皮损伤、代谢异常、异物存在等有关。
1. 尿液潴留:泌尿系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,出现潴留。尿液长时间在局部停留,其中的成石物质浓度不断升高,达到过饱和状态后,就容易结晶析出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。
2. 尿路感染:梗阻使得尿液引流不畅,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。细菌在尿路内繁殖,会改变尿液的酸碱度,促使磷酸盐、碳酸盐等在碱性环境中沉淀,进而促进结石形成。
3. 上皮损伤:梗阻部位的尿路黏膜因尿液冲击、压力改变等,容易出现上皮损伤。损伤处会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,尿液中的晶体物质更容易附着其上,加速结石生长。
4. 代谢异常:梗阻可能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,导致体内钙、磷、草酸等代谢出现紊乱。这些物质代谢异常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。
5. 异物存在:梗阻时,可能因治疗等原因在尿路内留置导管等异物。异物会干扰尿液的正常流动,并且其表面容易吸附尿液中的成分,引发结石。
对于存在泌尿系梗阻的人群,日常要注意多喝水,增加尿量,促进尿液排出,减少尿液中物质的沉积。同时,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梗阻问题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结石情况,降低结石发生几率,维护泌尿系统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