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包括肠道病毒感染、免疫力低下、密切接触传播、环境卫生差、未接种疫苗等。
1. 肠道病毒感染:多种肠道病毒可引发手足口病,如柯萨奇病毒A16型、肠道病毒71型等。这些病毒传染性强,入侵人体后会在咽部、肠道等部位繁殖,进而引发疾病症状。
2. 免疫力低下:当身体免疫力不足时,难以有效抵御病毒入侵。如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,或成人因劳累、疾病等导致免疫力降低,都易被肠道病毒感染而患上手足口病。
3. 密切接触传播: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、餐具、衣物等物品,或与患者近距离接触,如握手、拥抱等,都可能使病毒进入体内引发感染。
4. 环境卫生差:生活环境不卫生,病毒易滋生和传播。如居住场所通风不良、卫生清洁不到位,公共环境中病毒浓度高,增加了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。
5. 未接种疫苗:目前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,若未接种,对该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,感染后发病几率会增加。
预防手足口病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。儿童可按规定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力。若出现疑似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