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前不能喝酒,原因涉及呼吸抑制、加重气道阻塞、影响睡眠结构、降低治疗效果等。
1. 呼吸抑制:酒精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,会使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本身呼吸调节功能就存在一定问题,睡前饮酒后,呼吸中枢受到抑制,呼吸驱动力减弱,导致呼吸变浅、变慢,呼吸暂停的时间可能会延长,次数也会增多,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2. 加重气道阻塞:酒精会使咽喉部肌肉松弛,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而言,原本气道就相对狭窄,咽喉部肌肉松弛后,气道更容易塌陷堵塞,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的程度,使得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情况更加严重,患者会出现更明显的打鼾、憋醒等症状。
3. 影响睡眠结构:饮酒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,减少深睡眠的时间,增加浅睡眠和觉醒次数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本身睡眠质量就差,饮酒后睡眠结构被破坏,会导致患者第二天更加困倦、乏力,长期如此还会影响身体的各项机能,加重病情。
4. 降低治疗效果: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疗,比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,饮酒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。酒精的作用可能使患者在睡眠中更容易自行摘除治疗设备,从而影响治疗效果,不利于病情的控制。
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,除了睡前不喝酒,还应保持规律作息、控制体重、侧卧睡眠等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监测,定期复诊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改善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