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豆病发病时的表现有贫血、黄疸、血红蛋白尿、肝脾肿大、畏寒发热等。
1. 贫血:红细胞被大量破坏,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,引发贫血症状,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等表现,严重影响身体正常的氧气供应和各器官功能。
2. 黄疸: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胆红素增多,超过肝脏代谢能力,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致使皮肤、巩膜等部位黄染,黄疸程度可因病情轻重有所不同。
3. 血红蛋白尿:红细胞破裂后,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,经过肾脏滤过形成血红蛋白尿,尿液颜色可呈浓茶色、酱油色等,这是蚕豆病发病的一个典型特征。
4. 肝脾肿大:为了应对红细胞的破坏,肝脏和脾脏的造血及免疫功能增强,长期受刺激会出现肿大现象,可通过触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。
5. 畏寒发热:身体对红细胞破坏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,导致畏寒、发热症状,体温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。
日常生活中,应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蚕豆病发作的因素,如禁食蚕豆及其制品,谨慎使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。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患有蚕豆病,以便医生合理用药。一旦出现疑似发病症状,需及时就医,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,定期复查,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