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道粘膜损伤的表现有疼痛、血尿、排尿困难、局部血肿、尿道瘘等。
1. 疼痛:损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,尤其在排尿时,疼痛会加剧,因为尿液刺激损伤的尿道粘膜,疼痛程度因损伤轻重有所不同,轻者为隐痛,重者则难以忍受。
2. 血尿:损伤后常出现血尿,程度不一,轻者仅为镜下血尿,即尿液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;重者则为肉眼血尿,尿液颜色明显变红,甚至呈洗肉水样或鲜血样。
3. 排尿困难:尿道粘膜损伤可能导致局部肿胀,堵塞尿道,使尿液排出受阻,出现排尿费力、尿线变细、射程变短等排尿困难症状,严重时可发生尿潴留。
4. 局部血肿:损伤处周围组织可出现血肿,表现为局部肿胀、隆起,皮肤颜色可能出现青紫,这是由于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,血液积聚在组织内形成。
5. 尿道瘘:较为严重的尿道粘膜损伤可能形成尿道瘘,即尿道与周围组织或体表之间形成异常通道,尿液可通过瘘口流出,导致局部皮肤长期受尿液刺激,引发炎症、溃疡等问题。
尿道粘膜损伤后,应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加重损伤。保持会阴部清洁,防止感染。同时,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,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损伤恢复情况,避免延误病情,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