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中的卧床休息、物理治疗、药物治疗,以及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。
1.卧床休息:对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,卧床休息能使腰部肌肉放松,减轻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,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。患者需尽量选择硬板床,保持仰卧位,可在膝盖下方垫一薄枕,使膝关节微屈,这样能减少腰部肌肉的牵拉,减轻疼痛。一般建议严格卧床休息3周左右,期间大小便尽量在床上解决,避免腰部用力,为受损的椎间盘创造有利的恢复环境。
2.物理治疗:通过热敷、按摩、牵引等物理手段,能改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神经根的水肿。热敷可采用热毛巾或热水袋,温度控制在40-50摄氏度,每次15-20分钟,每天3-4次,促进腰部血液循环。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,通过手法放松腰部肌肉,调整脊柱关节位置,缓解疼痛。牵引则借助器械对身体进行拉伸,拉开椎间隙,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。
3.药物治疗: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腰间盘突出症带来的疼痛、减轻炎症。遵医嘱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,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,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;甲钴胺片,可营养神经,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;双氯芬酸钠肠溶片,具有抗炎、镇痛的作用,能缓解腰部疼痛症状。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、按量用药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。
4.介入治疗:介入治疗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方式,对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,通过向椎间盘内注射药物或采用射频消融等技术,能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,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。例如胶原酶溶解术,将胶原酶注入椎间盘,溶解突出的髓核组织,使椎间盘内压力降低,缓解症状。这种治疗方式创伤小、恢复快,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,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。
5.手术治疗:当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效果不佳时,可考虑手术治疗。手术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,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。常见的手术方式有椎间孔镜手术、开放手术等。椎间孔镜手术通过微小切口,利用特殊器械进入椎管,切除突出的椎间盘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优点。开放手术则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患者,能更彻底地解除神经压迫,但创伤相对较大,恢复时间较长。
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后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受寒。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,定时起身活动,舒展腰部肌肉。进行适量的腰部锻炼,如小飞燕、五点支撑法等,增强腰部肌肉力量,提高腰椎稳定性。同时,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