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有上肢肌肉萎缩、感觉障碍、运动障碍、疼痛、腱反射改变等。
1. 上肢肌肉萎缩:臂丛神经损伤后,其所支配的肌肉因失去神经的营养支持,会逐渐出现萎缩。一般在损伤数周后较为明显,可表现为上肢特定部位肌肉体积减小,外观上呈现消瘦状态,严重影响上肢的外观及力量。
2. 感觉障碍:损伤区域的皮肤感觉会出现异常,包括触觉减退、麻木感、刺痛感等。患者对轻触、温度变化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,甚至可能出现感觉异常,如蚁走感等,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感知体验。
3. 运动障碍: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不同,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受限。如肩部外展、内收困难,肘部屈伸障碍,腕部及手指的活动不灵活等,导致无法完成正常的抓握、伸展等动作,严重影响上肢功能。
4. 疼痛:损伤部位常伴有疼痛症状,可为刺痛、灼痛或钝痛等不同性质。疼痛程度不一,在活动上肢或特定姿势时,疼痛可能会加剧,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。
5. 腱反射改变:相关腱反射会减弱或消失,如肱二头肌反射、肱三头肌反射等。这是由于神经损伤影响了神经传导通路,导致反射弧异常,从而出现腱反射的改变。
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患肢,避免二次损伤。保持正确的肢体姿势,防止关节挛缩。按照医生的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,定期复查。严格遵循医嘱使用药物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,提高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