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口感染会肿的原因包括炎症反应、细菌毒素作用、局部血液循环障碍、组织渗出增多、免疫系统激活等。
1. 炎症反应:当伤口感染时,身体会启动炎症反应来对抗病原体。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、巨噬细胞等会聚集到感染部位,释放炎症介质,这些炎症介质会使血管扩张,导致局部血流量增加,进而引起肿胀。
2. 细菌毒素作用:感染伤口的细菌会释放毒素,这些毒素会破坏周围组织细胞,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。毒素还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,使得血浆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,造成局部肿胀。
3.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:感染引发的炎症会使局部血管发生痉挛、狭窄等情况,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。血液回流受阻,大量血液淤积在伤口周围,从而导致肿胀。
4. 组织渗出增多:炎症刺激会使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,血管内的液体和蛋白质等物质更容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,导致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,出现肿胀现象。
5. 免疫系统激活:免疫系统识别到病原体后会被激活,产生抗体等免疫物质。在这个过程中,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,促使局部组织出现肿胀等炎症表现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和二次污染。受伤后及时正确处理伤口,定期更换敷料。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、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,应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,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,以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