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衰的表现有黄疸、肝性脑病、出血倾向、腹水、肾功能障碍等。
1. 黄疸:肝衰时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,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从而出现皮肤、巩膜黄染现象,黄疸程度可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深。
2. 肝性脑病:肝脏解毒功能下降,体内毒性物质蓄积,影响大脑功能,引发精神神经症状,如性格改变、行为异常、意识障碍,严重时可陷入昏迷。
3. 出血倾向: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,同时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,患者可出现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皮肤瘀斑等,严重时可发生消化道大出血。
4. 腹水:肝衰导致门静脉高压、白蛋白合成减少,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,液体漏入腹腔形成腹水,患者腹部膨隆,可伴有腹胀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5. 肾功能障碍:肝衰引发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、肾灌注减少,导致肾功能受损,出现少尿或无尿、氮质血症等表现。
肝衰病情凶险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。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避免过度劳累、酗酒,积极治疗基础肝病。患病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控制病情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