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、期待疗法、聚焦超声治疗、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、子宫切除术等。
1. 药物治疗:对于症状较轻、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适用。药物可通过抑制雌激素水平,使肌瘤缩小。常见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,像亮丙瑞林微球、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、曲普瑞林注射液,需遵医嘱用药,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,降低雌激素水平,达到缓解症状、缩小肌瘤体积的目的;米非司酮片,通过与孕激素竞争受体,拮抗孕激素作用,抑制肌瘤生长;达那唑胶囊,可抑制下丘脑 - 垂体轴,减少促性腺激素分泌,从而使肌瘤缩小。
2. 期待疗法:适用于肌瘤较小、无症状或近绝经年龄患者。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,肌瘤可能会逐渐萎缩。定期复查超声,观察肌瘤大小、位置及症状变化。若肌瘤无明显增大,且未引起月经过多、腹痛等不适,可继续观察等待,一般每 3 - 6 个月复查一次。
3. 聚焦超声治疗: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、空化效应等,将体外发射的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体内肌瘤组织,使局部温度瞬间升高,导致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,从而达到治疗目的。该方法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有效是因为能精准破坏肌瘤细胞,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,具有不开刀、恢复快等优点。
4. 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: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常用手术方式。通过宫腔镜直接观察子宫腔内情况,能准确找到肌瘤并将其切除。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较为合适,可保留子宫完整性。手术经自然腔道进行,创伤小,术后恢复相对较快,能有效去除肌瘤,缓解因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、不孕等问题。
5. 子宫切除术:适用于肌瘤体积过大、症状严重、经药物及其他治疗无效,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。切除子宫后,从根本上消除了肌瘤生长的环境,可彻底解决因子宫黏膜下肌瘤引起的各种症状,如严重的月经紊乱、腹痛、压迫症状等。但该手术会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,需谨慎选择。
治疗后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保持外阴清洁,防止感染。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,促进身体恢复。同时,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