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渗性脱水患者容易早期出现休克与细胞外液减少、血浆渗透压降低、水分转移、血容量进一步减少等有关。
1. 细胞外液减少:低渗性脱水时,失钠多于失水,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,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,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,导致尿量增多,使得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,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,易引发休克。
2. 血浆渗透压降低:血浆渗透压降低,会使水分从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较高的细胞内转移,进一步造成细胞外液量的减少,导致血容量不足,难以维持正常的循环,促使休克早期发生。
3. 水分转移: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,细胞内相对高渗,水分进入细胞内,不仅细胞外液量减少,而且血液浓缩,黏稠度增加,血流缓慢,影响组织灌注,加重循环障碍,增加休克风险。
4. 血容量进一步减少:由于细胞外液减少,患者早期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,随着病情进展,血容量持续降低,心脏灌注不足,心输出量减少,最终引发休克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避免过度出汗、腹泻等导致体液大量丢失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,如乏力、头晕等,应及时就医检查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,防止病情恶化发展为休克等严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