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裂经常性复发的原因包括便秘、不良排便习惯、感染、肛管狭窄、局部血供差等。
1. 便秘:便秘时大便干结、粗硬,排便时需过度用力,会对肛管皮肤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,极易撕裂肛管皮肤形成肛裂。若便秘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,每次排便都可能对肛裂创口造成二次损伤,导致创口难以愈合,从而引发肛裂复发。
2. 不良排便习惯:长时间蹲厕、排便时用力过猛、排便时看书看手机等不良习惯,会使肛管局部压力长时间升高,影响血液循环,增加肛管皮肤受损风险。一旦形成肛裂,这些习惯持续存在,就容易导致肛裂反复不愈。
3. 感染:肛隐窝感染等局部感染因素,炎症蔓延至肛管皮肤,使肛管皮肤抵抗力下降,容易引发肛裂。即使肛裂初次愈合,若感染源未消除,炎症持续刺激,就会导致肛裂复发。
4. 肛管狭窄:先天性肛管狭窄或因手术等原因导致肛管狭窄,会使粪便通过时受阻,增加肛管皮肤的张力,容易引起肛裂。狭窄问题不解决,每次排便都可能引发肛裂复发。
5. 局部血供差:肛管后正中线处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,肛裂发生后,局部血液循环障碍,创口愈合缓慢。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,如轻微的摩擦、感染等,就容易再次裂开,导致复发。
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,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,避免久坐久站,适当运动。同时,注意肛周清洁卫生。若肛裂频繁复发,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