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和肝炎在病因、症状、传染性、诊断方式、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。
1. 病因:乙肝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,病毒持续攻击肝脏细胞导致肝脏炎症。而肝炎病因多样,除病毒感染外,还可能因长期大量饮酒、药物副作用、自身免疫紊乱、遗传代谢异常等引发。
2. 症状:乙肝多数患者在病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,部分人有乏力、食欲减退、厌油、肝区隐痛等。肝炎症状因病因不同有差异,如酒精性肝炎有右上腹不适、乏力、黄疸等;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出现关节疼痛、皮肤瘙痒等。
3. 传染性:乙肝具有传染性,主要通过血液、母婴、性接触传播。肝炎中仅病毒性肝炎有传染性,像药物性、酒精性、自身免疫性等非病毒性肝炎不传染。
4. 诊断方式:乙肝诊断依靠乙肝两对半检查、HBV-DNA检测、肝功能检查等,明确病毒感染情况及肝脏损伤程度。肝炎诊断除肝功能检查外,还需结合病史、症状、影像学检查等,如酒精性肝炎需了解饮酒史,自身免疫性肝炎要做自身抗体检测。
5. 治疗方法:乙肝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,如使用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酯等抑制病毒复制,同时辅助保肝药物。肝炎治疗依病因,药物性肝炎需停用相关药物,酒精性肝炎要戒酒并给予营养支持,自身免疫性肝炎用免疫抑制剂治疗。
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避免熬夜、戒烟戒酒。若患有肝炎或乙肝,务必严格遵医嘱治疗,定期复查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