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肛的原因有肛管直肠周围肌肉松弛、腹压持续升高、先天性发育不全、神经系统病变、外伤等。
1. 肛管直肠周围肌肉松弛: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机能下降,尤其是老年人,其肛管直肠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会逐渐松弛,对直肠的固定作用减弱,容易导致直肠脱出。另外,多次分娩的女性,因盆底肌肉在分娩过程中受到损伤,也会出现肌肉松弛,增加脱肛风险。
2. 腹压持续升高:长期慢性咳嗽,会使腹腔内压力反复升高,推动直肠向下移位。还有习惯性便秘,排便时用力过度,也会使腹压急剧上升,促使直肠脱出。前列腺肥大导致排尿困难,长期憋尿使腹压居高不下,同样可能引发脱肛。
3. 先天性发育不全:一些儿童由于先天性的骶骨发育不成熟,直肠与骶骨之间的固定不够牢固,在腹压增加等因素影响下,容易出现脱肛现象。
4. 神经系统病变:如脊髓损伤、马尾神经损伤等,会影响到支配直肠的神经功能,导致直肠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,直肠失去正常的控制,从而引发脱肛。
5. 外伤:肛门直肠部位受到严重的撞击、手术损伤等,破坏了直肠周围的组织和结构,影响了直肠的稳定性,也可能导致脱肛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,避免久坐、久站,积极治疗咳嗽、便秘等疾病。若出现疑似脱肛症状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