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血检查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,可通过休息、补充水分、对症用药、抗病毒治疗、抗菌治疗等方法应对。
1. 休息: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,身体在感染病毒后较为虚弱,充足的休息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恢复,增强免疫力,有助于身体对抗病毒。应保证每天有 7 -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,减少外界干扰,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,从而更好地应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带来的不适。
2. 补充水分: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,身体会因发热等症状丢失大量水分,补充水分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,促进新陈代谢废物排出体外。建议多喝温开水,每天饮水量在 1500 - 2000 毫升左右,也可适量饮用淡盐水、鲜榨果汁等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提供一定营养,缓解咽喉不适,利于病情恢复。
3. 对症用药: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症状进行用药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,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起到解热镇痛作用;对乙酰氨基酚片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达到降温效果;右美沙芬糖浆能抑制延髓咳嗽中枢,缓解咳嗽症状。这些药物能有效减轻身体不适,提高生活质量,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。
4. 抗病毒治疗: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。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颗粒,可阻碍病毒核酸合成;奥司他韦胶囊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;阿昔洛韦片对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。通过抑制病毒复制,减少病毒数量,从而减轻病情,缩短病程。
5. 抗菌治疗: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细菌感染,需进行抗菌治疗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,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;头孢克肟分散片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抗菌作用;阿奇霉素肠溶片可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。抗菌药物能有效杀灭细菌,控制细菌感染,防止病情加重。
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间,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再次着凉。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。同时,严格按照医嘱用药,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,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