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易患脱肛与身体机能下降、便秘、腹泻、盆底肌肉松弛、长期腹压增加等有关。
1. 身体机能下降: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,直肠黏膜和周围组织的弹性减弱,固定直肠的组织松弛,无法很好地支撑直肠,使得直肠容易向下移位,进而引发脱肛。
2. 便秘: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慢,消化能力变弱,易出现便秘问题。长期用力排便会使腹压持续升高,对直肠产生较大压力,导致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,最终引起脱肛。
3. 腹泻:肠道感染、消化不良等因素易导致老年人腹泻。频繁腹泻会使直肠受到反复刺激,削弱直肠黏膜与肌层之间的连接,增加脱肛的发生几率。
4. 盆底肌肉松弛:老年人的盆底肌肉会逐渐萎缩、松弛,对直肠的支撑作用降低。当腹压稍有增加时,直肠就容易脱出肛门外,形成脱肛。
5. 长期腹压增加:慢性咳嗽、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等情况,会使老年人长期处于腹压增加的状态。持续的高腹压会推动直肠向下移位,引发脱肛。
老年人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用力排便和久蹲。积极治疗慢性疾病,如咳嗽、前列腺增生等。适当进行提肛运动,增强盆底肌肉力量。若出现脱肛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遵医嘱接受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