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牙越来越不齐的原因有不良口腔习惯、牙齿疾病、咬合异常、遗传因素、生长发育异常等。
1. 不良口腔习惯:长期存在吮指、咬唇、吐舌等不良习惯,会对牙齿产生异常的压力,干扰牙齿的正常生长排列。比如吮指时,手指对牙齿的压力会使下牙向外倾斜,久而久之导致下牙不齐。咬唇习惯会使唇部肌肉力量改变,影响下牙的位置,造成牙齿排列紊乱。
2. 牙齿疾病:龋齿若不及时治疗,会导致牙齿缺损、缺失,邻牙会向缺牙间隙倾斜移动,进而破坏下牙的正常排列。牙周炎会使牙槽骨吸收,牙齿支持组织减少,牙齿逐渐松动移位,致使下牙变得不齐。
3. 咬合异常:长期的偏侧咀嚼,会使一侧牙齿过度磨损,咬合关系改变,导致下牙受力不均,逐渐出现不齐。深覆合、深覆盖等异常咬合情况,也会对下牙产生异常作用力,促使下牙排列错乱。
4. 遗传因素:遗传在牙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牙齿不齐的情况,子女遗传这种特征的概率较高,可能表现为下牙天生排列不整齐,且随着生长发育,不齐的情况可能愈发明显。
5. 生长发育异常:在颌骨生长发育过程中,如果出现异常,如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,会影响牙齿的萌出位置和排列。当下颌骨发育不协调时,下牙萌出空间受限,就容易出现拥挤、不齐的现象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,纠正不良行为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及时发现和治疗牙齿疾病。一旦发现下牙不齐情况加重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,改善牙齿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