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角出现小黄疙瘩可能是由睑裂斑、脂肪粒、汗管瘤、睑黄瘤、结膜囊肿等情况导致。
1. 睑裂斑:睑裂斑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、与结膜相连的、球结膜隆起的、三角形的、球结膜结节。通常是由于长期的紫外线或光化学性暴露引起,表现为睑裂区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下,出现一个灰白色、球结膜隆起的、三角形的、球结膜结节,其底部朝向角膜。一般无需特殊处理,当发生炎症时可给予眼药水治疗。
2. 脂肪粒:多是由于皮肤油脂分泌过多,且排出不畅,在局部堆积形成。常表现为白色或淡黄色的小颗粒,大小如针头般,看起来像是一个小白芝麻,一般在眼睛周围出现。平时要注意眼部清洁,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护肤品,较小的脂肪粒可自行消退,较大的可由专业人员挑出。
3. 汗管瘤:是一种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肿瘤。与内分泌、妊娠、月经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。表现为皮肤色、淡黄色、褐黄色的半球形或扁平丘疹,直径1-3mm,常多发,密集而不融合。一般不需要治疗,若影响美观,可采用激光等方法去除。
4. 睑黄瘤: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皮肤病,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。表现为眼睑皮肤出现橘黄色或棕黄色的斑块,边界清楚,质地柔软。部分患者血脂可能异常,需检查血脂情况,必要时进行降血脂治疗,也可通过激光、手术等方式去除。
5. 结膜囊肿:多由于结膜炎症、外伤等原因引起,是一种良性病变。表现为结膜表面的透明或半透明肿物,一般没有明显症状,较大的囊肿可能会引起异物感。较小的囊肿可观察,较大的囊肿通常需要手术切除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,避免过度用眼,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。若眼角小黄疙瘩出现疼痛、红肿、增大等异常变化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