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腰椎穿刺主要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、测定颅内压力、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、注入药物治疗、评估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等。
1.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:当怀疑有脑膜炎、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时,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实验室检查,能明确病原体类型,如细菌、病毒、真菌等,为针对性治疗提供关键依据,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。
2. 测定颅内压力:通过腰椎穿刺可以直接测量颅内压力,了解颅内压是否正常、升高或降低。这对于诊断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,如脑肿瘤、脑出血等,以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。
3. 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:脑脊液检查项目多样,除了病原体检测,还包括生化指标、细胞计数等。这些检查结果能辅助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,如多发性硬化、格林-巴利综合征等,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支持。
4. 注入药物治疗:在某些情况下,可通过腰椎穿刺向椎管内注入药物,如化疗药物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,或注入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的颅内感染等,提高局部药物浓度,增强治疗效果。
5. 评估某些神经系统疾病:对于一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、脱髓鞘疾病等,腰椎穿刺获取的脑脊液检查结果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、判断预后,为制定长期治疗和康复计划提供参考。
腰椎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和治疗手段。检查后要注意去枕平卧4-6小时,防止因脑脊液外漏引起头痛。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、疼痛或有渗液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告知医生。后续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进一步检查治疗,以保障身体尽快恢复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