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阿司匹林、双氯芬酸钠、洛索洛芬钠等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用退烧药。
1. 对乙酰氨基酚: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,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,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,同时能抑制PGE1、缓激肽和组胺等作用,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,安全性较高,适用于大多数人群。
2. 布洛芬:属于非甾体抗炎药,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受,降温效果较好且持续时间长,有不同剂型可供选择。
3. 阿司匹林:能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,调节体温,还具有抗炎、抗风湿等作用,但可能有一定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,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时一般不推荐使用,以免引发瑞氏综合征。
4. 双氯芬酸钠: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,减少前列腺素合成,达到解热、镇痛、抗炎的效果,解热作用迅速且持久,但可能对胃肠道和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。
5. 洛索洛芬钠:在体内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后发挥作用,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从而起到解热、镇痛、抗炎功效,起效较快,副作用相对较少。
使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,根据年龄、病情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。同时要注意多喝水、多休息,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身体症状。若持续发热或症状加重,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