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感染禽流感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病毒分离等。
1. 流行病学史: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、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史,如到过活禽市场、接触过病死禽等,或有与确诊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,这为诊断提供重要的背景线索,判断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潜在风险。
2. 临床表现:患者通常急性起病,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流感,如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头痛、肌肉酸痛等,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,可出现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,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、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。
3. 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,淋巴细胞相对增多,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;血生化检查可能出现肌酸激酶、乳酸脱氢酶等升高;最重要的是病毒核酸检测,采用RT-PCR等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禽流感病毒核酸,若结果阳性则高度提示感染。
4. 影像学检查: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有斑片状、大片状阴影,严重者可出现双肺弥漫性病变,有助于了解肺部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,辅助诊断病情。
5. 病毒分离: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,是确诊人感染禽流感的金标准,但该方法操作复杂、耗时较长。
人感染禽流感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。日常生活中,尽量避免接触活禽及相关环境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若出现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,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,争取早日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