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脏病人进行饮食管理涉及控制蛋白质摄入、调节钠钾磷摄入、控制水分摄入、保证热量供应等。
1. 控制蛋白质摄入: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代谢功能减弱,过多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。需根据肾功能情况,合理选择优质蛋白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奶类等,既能满足身体基本需求,又不过度加重肾脏代谢压力。
2. 调节钠钾磷摄入:高钠饮食会加重水肿和高血压,不利于病情控制,应减少盐及高钠加工食品摄入。肾脏排钾和磷能力下降,高钾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问题,高磷血症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、骨病等,所以要限制高钾高磷食物,如部分水果、坚果等。
3. 控制水分摄入:肾脏排水功能受损时,过多水分积聚易造成水肿、加重心脏负担。要根据尿量、水肿情况等,合理控制每日饮水量。
4. 保证热量供应:足够热量可减少蛋白质分解供能,保护肾脏。可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米饭、面食等,以及适量健康脂肪,如橄榄油等。
慢性肾脏病人日常要多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。同时,务必严格遵医嘱,定期复查,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更精准的饮食指导,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