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在发病原因、临床表现、治疗方法、病程长短方面存在不同。
1. 发病原因:急性乳腺炎多因乳汁淤积、细菌入侵引发,常见于产后哺乳期女性;慢性乳腺炎病因多样,可能是急性乳腺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,也可能与自身免疫、乳腺导管扩张等有关。
2. 临床表现:急性乳腺炎起病急,乳房局部红肿热痛明显,伴有高热、寒战等全身症状;慢性乳腺炎症状相对较轻,乳房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,可出现肿块,边界不清,质地中等,全身症状不明显。
3. 治疗方法:急性乳腺炎早期以抗生素治疗为主,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,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;慢性乳腺炎治疗周期长,根据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式,如调节内分泌、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等。
4. 病程长短:急性乳腺炎病程较短,若治疗及时,一般1 - 2周可治愈;慢性乳腺炎病程较长,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。
日常要注意保持乳房清洁,选择合适的内衣,避免外力挤压乳房。哺乳期女性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,防止乳汁淤积。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若患有乳腺炎,应严格遵医嘱治疗,按时服药、复查,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