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、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、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、碘摄入异常、药物因素等都可能导致甲减。
1.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:这是最常见的原因,多因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桥本甲状腺炎,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,使其受损无法正常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。甲状腺手术切除过多甲状腺组织、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后,破坏了甲状腺细胞,也会引发原发性甲减。
2. 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:垂体病变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合成、分泌或作用,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。常见于垂体肿瘤、垂体手术或放疗后、垂体梗死等,使垂体功能受损,无法正常调控甲状腺。
3. 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:下丘脑病变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分泌,进而影响垂体分泌TSH,最终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。如下丘脑肿瘤、炎症等破坏下丘脑组织,干扰TRH的分泌。
4. 碘摄入异常: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,碘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。长期缺碘,甲状腺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;而碘摄入过量,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,引发甲减。
5. 药物因素:某些药物会影响甲状腺功能,如锂盐、胺碘酮等。这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、分泌或作用,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甲减。
日常生活中,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均衡饮食,适量摄入碘。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的人群,应定期体检。若被诊断为甲减,需严格遵医嘱服药,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