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石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耳疾病,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,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,了解其成因和症状表现十分必要。
一、耳石症的定义: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,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。正常情况下,耳石附着于耳石膜上,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,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,当人体头位变化时,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,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,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,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,时间一般较短,不超过1分钟。
2.耳石症的成因:其发病原因较为多样。一些患者是由于头部外伤,头部受到撞击后可能导致耳石脱落;还有部分人是因为内耳疾病引发,比如梅尼埃病等可能破坏内耳结构,影响耳石的稳定性;另外,年龄增长也可能是一个因素,随着年龄增加,耳石膜的结构可能发生退变,使得耳石容易脱落;甚至一些全身性疾病、内分泌紊乱等也可能与耳石症的发生存在关联。
日常生活中,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短暂眩晕,尤其是与头位变化相关时,要警惕耳石症的可能。一旦怀疑,应及时就医,通过专业的检查如Dix-Hallpike试验、Roll试验等明确诊断。确诊后,通常采用复位治疗,包括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。复位后要注意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和快速的头部转动,保证充足睡眠,饮食上尽量清淡,减少高盐、高脂食物摄入。若眩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,需及时复诊,遵循医生的进一步诊疗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