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询问了外伤冷敷的时长以及经过冷敷后多久能够达到消肿效果。
一、外伤冷敷时长:
外伤后通常建议每次冷敷15 - 20分钟,每间隔1 - 2小时可重复冷敷一次。因为冷敷时间过短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减轻局部充血、抑制肿胀和缓解疼痛的作用;而冷敷时间过长,则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,引起冻伤等不良反应。在受伤后的24 - 48小时内,都可根据情况适当进行冷敷处理。比如脚踝扭伤后,在这个时间段内按照上述时长规律冷敷,能较好地控制局部症状。
2.外伤冷敷后消肿时间:
外伤冷敷后消肿时间因人而异,受到多种因素影响。一般来说,轻微外伤在冷敷得当的情况下,可能1 - 3天就会逐渐消肿。例如轻度的软组织挫伤,通过及时且规范的冷敷,局部肿胀能较快得到控制并消退。但如果外伤较为严重,如大面积的软组织损伤或者伴有骨折等情况,即使进行了冷敷,消肿时间也会延长,可能需要1 - 2周甚至更久。而且不同部位的外伤消肿速度也有差异,像头面部血液循环丰富,消肿相对较快;而四肢尤其是下肢,由于血液循环相对缓慢,消肿可能就会慢一些。
冷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,避免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,可使用毛巾包裹冰袋等进行冷敷。同时,冷敷过程中若出现皮肤苍白、麻木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。如果外伤情况严重,如伤口较大、出血不止或者冷敷后症状无明显改善,务必及时就医,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。